高端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新区化工园区两大项目全力推进
春和景明,万木竞荣。在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运输车辆往来穿梭,焊花与钢筋碰撞声交织成一首建设交响曲。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中试基地项目与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项目(D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成为推动化工园区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
中试基地:搭建创新驱动“试验场”
走进中试基地建设现场,焊接声、切割声与混凝土浇筑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或蹲在钢架上焊接管道,或操控着起重机吊装设备,安全帽下汗水浸湿了衣衫。项目负责人于艳穿梭于各个施工点,不时驻足查看施工图纸,与技术人员讨论细节。“这一段管道的坡度要再校准一次,确保后续设备安装精准对接。”她指着正在铺设的管线说道。远处,一栋栋厂房已初具规模,外墙脚手架正逐步拆除,露出灰白色的混凝土墙面。
▲中试基地综合办公楼
▲中试基地研发楼
2024年3月,中试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规划中试车间20栋、动控中心12栋、甲类库19栋、丙类库1栋、研发中心2栋、综合楼1栋、辅助楼1栋、设备库棚2栋、机修车间1栋、五金超市3栋,并配套建设110KV变电站。
“为确保项目按期交付,我们与施工单位紧密协作,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推进。”新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中试基地项目负责人于艳介绍道,“目前,中试基地所有单体主体已全部完成,部分车间已具备企业进场施工条件。按照计划,6月底将全面竣工,具备交付条件。”
于艳表示,中试基地项目起着“工业放大”的质变效应,是检测市场接受度的“模拟示范空间。”配套的公共检测平台将面向全体入驻企业,提供专业、权威的检测服务,通过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为企业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提供有力支持。项目建成后进一步推动化工园区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推动化工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孵化基地项目(D区):打造产业集聚“新引擎”
距离中试基地项目不远处,孵化基地项目(D区)一期6号组团的建设现场同样热火朝天。6号组团的主体厂房外,工人们正忙着铺设地面,推土机将最后一层碎石平整压实;厂房内,水电安装与通风管道的铺设同步进行。项目负责人于艳站在高处,手持对讲机指挥施工:“注意吊装角度,确保设备精准就位!”她指着正在安装的空调机组说道。不远处,其他组团的厂房框架已搭建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层的施工。
▲6号组团乙类车间
▲6号组团乙类仓库
孵化基地项目(D区),是兰州新区继A、B、C区之后的又一力作。该项目专为研发实力强、产能扩大、具有上市潜力的企业量身打造,提供独立的生产场所,可有效解决产能释放、技术外泄、产业链布局受限、药品GMP认证等问题。同时,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参与规划设计,真正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据介绍,孵化基地项目(D区)于2024年2月开工建设,一期总体规划建设6座组团,总投资7亿元,占地面积556亩。每个组团都精心打造了4座厂房、6座仓库,同时配套建设办公楼、辅助楼、动力中心等公辅设施,可为化工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产业孵化服务。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为确保项目按期交付,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于艳表示,“目前,6号组团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施工。按照计划,4月底即可正式交付企业使用。”
于艳表示,中试基地项目与孵化基地项目(D区)的建设,将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吸引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入驻,加速推进高端医药、高效农药、化工新材料和助剂试剂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同时,两大项目的建设还将降低企业初始投资成本,缩短项目落地周期,进一步提升化工园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
“从技术突破、产业集聚到服务优化,两大项目将从多维度赋能化工园区,推动园区进一步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迈进并加速崛起,成为化工园区发展的新引擎,助力兰州新区书写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于艳说。
(兰州新区报记者 霍鸿宇)